金安区东河口镇:“就业帮扶车间”让农民变身“工薪族”
走进位于金安区东河口镇街道的玉婵服装厂,伴随着机器此起彼伏的“哒哒”声,近百名工人正在认真、娴熟地剪裁、针车、缝制、压边,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安徽经济新闻网讯 走进位于金安区东河口镇街道的玉婵服装厂,伴随着机器此起彼伏的“哒哒”声,近百名工人正在认真、娴熟地剪裁、针车、缝制、压边,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个投资100多万元的民营制衣企业,拥有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大厂房,8条生产流水线组机器设备,是金安区人社局、乡村振兴局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它让该镇100多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35岁的陈春花是东河口镇牌楼村的一名留守妇女,2020年就业帮扶车间建成投产后,她就来到厂里,成了一名制衣工。“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我很快就掌握了缝纫技术,成了车间里的技术骨干。现在平均每个月的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有的月份还达到了6、7千元,在这里工作蕞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照顾家里人!”她高兴地说。
44岁的陈新荣是东河口镇三旺冲村的一名脱贫户,老公外出务工,她选择留在家里照顾一家老小。2020年,她也进入就业帮扶车间,成了一名缝纫工,月收入也在3500元以上。“这个厂离我家不远,走路十多分钟就到了,老板人很好,对员工也很照顾,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庭,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陈新荣一边忙着缝纫一边说道。
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守得住家园、顾得上家庭,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就业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大事”。近年来,该镇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的建设和发展,用好这个“家门口的工厂”,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为农民提供“政策福利”,让其变成“工薪族”。(李超 马晓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