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业有门创业有路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经济的“晴雨表”、社会的“稳定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各项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多举措、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稳就业“组合拳”初见成效。上半年,全市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共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15万人,完成率达112.5%;城镇登记失业率2.76%,稳定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
“稳”字当头,把“就业优先”摆在首位
稳就业位列“六稳”工作之首。稳住就业,方能筑牢民生之基。今年以来,在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我市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了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
为实现用工和求职需求的精准有效对接,我市全力推进市及各县区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模式,全力打造“2+N”招聘日品牌。同时,积极实施各类就业援助活动,开展“接您回家”、“春风行动”、退役士兵招聘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招聘活动。“月月有专场、场场有特色”的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丰富的就业选择。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周三招工”、“周六招才”主题招聘会382场,发布招聘职位17.4万个,共计4.5万人进场求职。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等大型招聘活动91场,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6万人。开发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2382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累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396个。
在此基础上,我市加强就业形势监测研判,完善就业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出台《六安市就业风险应对工作预案》,对就业工作中的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对潜在风险早预防、早控制,努力把各类影响就业局势的不利因素控制化解在萌芽状态。
“实”字为先,推动扶持政策落地见效
我市把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向实处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提高企业稳定发展能力和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以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为例,上半年,我市扎实开展重点企业(困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共向163家企业兑现失业保险费返还(稳岗补贴)补贴资金511.36万元。通过这一政策的落地,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稳定就业的作用,形成了扶持企业、促进就业、稳定岗位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兑现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补助合计5024万元,其中包括:职业培训补贴446万元,社保补贴836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469万元,就业见习补贴284万元,为皖西学院等五所高校1110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11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助626万元等。通过依法依规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补助,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让就业补助资金促进就业创业的效应得到蕞大程度的发挥。
“创”字带动,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创业是积极的就业方式,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着眼于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
一方面,积极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载体。上半年,各县区市级、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稳步推进。裕安区康城美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金寨县“金梧桐”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舒城县南聚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霍山县衡山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四家单位获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
另一方面,立足于服务创业者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人社政策暖千企惠万民”行动,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通过向企业宣讲援企稳岗、人才引进、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提升服务企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打通了服务企业“蕞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全市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据统计,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比分别增长19.2%、6.7%。上半年,共有810人参加创业培训,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惠及17个小微企业和1533户个体创业者及农村专业合作社,间接带动就业达6754人。姚尧 记者 储勇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或版权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删除。
紧盯改革进度狠抓任务落实 全力以赴推进改革落地见效
吴家店镇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皖西日报社组织新闻战线版权知识网上培训
安徽省首届文明网站 六安市首届十佳文明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