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项目暖人心山村遍开幸福花——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移民后扶项目结硕果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位于大别山腹地,辖33个村民组,960户,总人口3660人,其中移民人口2206人,占总人口70%以上。全村拥有山场23135亩,耕地仅有1048.7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3亩,是典型的山多地少、人多地少的山区移民贫困村,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移民群众居住偏远分散、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方式落后,很多移民群众基本生活在“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耕地靠牛、挖地靠手”的环境下,贫困移民群众甚至“吃不饱饭、穿不暖衣”。2014年,全村仍然有221户851人人均收入在2900元以下,贫困发生率达23%。
针对高湾村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移民人口状况、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2014年以来,金寨县移民部门经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对高湾村实施精准移民后扶项目支持,从移民搬迁、产业就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等方面入手,几年来,后扶项目成效显著,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收入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提升。
2016年,在金寨县“两个搬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高湾村开始实施移民搬迁,根据群众自愿原则,动员偏远高寒、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移民群众搬迁到中心村庄和村民安置点。先后建设中心村1个,安置点7个,搬迁群众202户,其中移民人口139户383人,发放移民搬迁专项补助609.5万元,实现移民群众“不掏一分钱、住进小洋楼”。同时,为解决安置点移民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惠及其他群众,高湾村利用后扶政策和资金在道路扩修、公益设施建设、饮水安全等方面精准投入。2014年以来,投入资金1996.15万元,硬化村组水泥路28.13公里,建成公交站牌33个,打通中心村、安置点和县城交通循环。治理河道5公里,新建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5处,公厕5个,安全饮水井7个,受益人口1613人。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大手笔、精准化投入,让乡村美丽,让群众满意。
高湾村村民世代以水稻、茶叶、板栗、茯苓、黑毛猪、土鸡等传统种养业为主,只能出售初级农产品,产业附加值不高。为带动产业发展、解决搬迁移民就业问题,村“两委”通过移民后扶项目谋划,在村内先后实施了服装加工厂、生猪养殖场、茶叶深加工等生产厂房和基地建设。截至目前,服装加工厂已由村招商引进的苏州欣畅服饰辅料有限公司承租,带动移民就业35人,村集体每年分红7.2万元;茶叶加工厂房出租给村内党员大户所建的四季春茶叶合作社经营,每年茶季可带动茶叶采摘、加工等搬迁移民就业100多人,人均增收1.1万多元,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建成的2座年出栏6000头生猪养殖移民猪场,通过高湾村集体经济组织创福发展有限公司与金寨县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出租经营,村集体每年获得不低于建设资金的6%保底收益,年租金达68.6万元。通过生产扶持项目的精准谋划和重点扶持,有效推动了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
规划先行,发挥项目蕞大效益。高湾村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在移民之前做足规划工作。从移民工作宣传,到安置点选址,再到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在听取移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委会召开移民群众代表会议,将移民及原住居民的建议交群众讨论,根据移民后扶资金情况,以及群众自筹能力,选择1-2个急需建设的项目,在村公示后,再上报乡移民办公室进行审定。移民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到村实地察看,综合各方意见后确定项目,编制科学合理的后期扶持项目规划再实施,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蕞大效益。
因地制宜,科学建设美丽家园。综合考量美丽乡村、农村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工程,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建设移民新家园。在建筑风格和色调设计上,既体现出当地民俗民居特点,具有区域特色,又确保文化传承,留得住乡愁。着力做好中心村庄和移民安置点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完善村组道路、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新建文化休闲广场、农民文化乐园等公益服务场所,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
统筹协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统筹使用后扶政策和村集体经济收益,加大对村内企业产业投入,解决劳动力就近就业。建立的服装厂、茶叶加工厂,按件或计时支付工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群众就业有保障。通过将移民猪场出租给有技术、有实力的专业生猪养殖公司经营,解决村民就业的同时,以收购饲料、提供仔猪、养殖培训、技术服务等方式间接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发展养殖增收。并帮助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村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合理分配村集体经济收益,设置村级公益岗,以移民搬迁群众为主,定期开展村庄保洁、道路养护、河道治理、光伏电站管护等劳务,在有力服务乡村发展、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增加移民群众收入。
移民的搬迁和项目建设的统筹,不仅美化了村级环境,便捷了群众生活,还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高湾村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和生产扶持项目建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逾80万元,2021年以来,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大关,全村移民人均增收2000元,139户搬迁移民全部入住新居,解决150多人就业问题。移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王宏)
工人日报 安徽年均减贫百万人何以实现?
张昌尔主持召开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和主席会议
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系列谈 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创新发展 铜陵有色放异彩
【蕞美奋斗者】李朝阳 驻村8年点亮脱贫之路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办向九市发通知
【徽风】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系列谈
郑重声明:1、凡安徽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icon-all”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安徽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 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