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里“宜居梦”——叶集区姚李镇鲁大庄回民村打造生态宜居村庄见闻
“远看是花园,近看是公园,居住生态园,“宜居梦”里甜。变了、变了,一年没回来俺们村大变样了,要不是眼前看到的,还真以为是在做梦。”外出打工的群众汪礼忠,前些年外出打工一年还回来一次,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隔两年回来一次,这次回到村里下了顾王(大顾店至叶集王店)路,宽阔的水泥路边绿树成荫,广袤的田野里秧苗儿郁郁葱葱随风摆动一片生机,眼前的生态美景像一幅水彩画铺在他眼前,他惊叹不已。
近年来,姚李镇鲁大庄回民村为了打造全域生态宜居家园,实现乡村振兴。先后对忖与村域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改厕治污、道路扩宽、中心村绿化亮化、“五清一改”工作中力求实效成绩显著。通过环境治理,村级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紧临村部无籽石榴园里花开茂盛,景观塘里鱼翔浅底,四周翠柳倒映景色如画。居民村庄整齐划一,门前有花草,后屋有绿荫,庄前庄后干净整洁,真正达到了出门有绿荫,进门闻花香,生活过小康,群众有希望生态宜居的幸福生活。
连日来,该村为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接通了1.5公里的“断头路”,并在路两边架设高杆路灯,路两边进行绿化提升,达到绿化、亮化、美化,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使群众有一个幸福感与获得感。此路修通后,可以与全村其它组“村村通”循环连接,四通八达便捷群众出行。群众吃了晚饭可以通过循环路,在明亮的灯光下,休闲、散步、聊天,到健身广场健身锻炼,其乐融融。“眼下,俺们村里群众的*********一点不比城里差,晚上健身广场灯火通明,跳舞的、健身锻炼的、休闲连聊天的其乐融融!”在外务工群众张长勇务工回乡探家,所见所闻,深有感触。
该村是一个回民村,回族的比列占汉族61%,为了加强回汉两族的民族团结,同心协力为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与美丽乡村献计献策。更进一步地加强村民的道德法制教育,实现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发展,从而提高村民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据了解,村里健身广场正式启用,每到夜晚村民三三两两来到广场健身、跳舞、休闲娱乐。法治广场已交付使用,日前,正在布置《法制宣传栏》、《民法典宣传栏》、《普法宣传栏》等相关法制宣传,对全体村民进行普法教育,提高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村民。
下一步,该村已筹资40万元,加快德治长廊的筹建进度。德治长廊建成后,村里的好人好事、《村规民约》、《风土人情》、《民族民俗》、《新风新貌》等相关内容,都装裱入框张榜宣传,陶冶群众的道德情操、加强道德意识,全村形成讲道德、讲法治、讲文明良好的风尚。预计,道德长廊于8月底交付使用。“村里建设德治、法治、自治广场是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与自治能力,让我们民族村更加团结和睦,干群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建设全域生态宜居示范村献计献策,共同筑梦美丽乡村,守望美好家园”。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宏说。
******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广告服务热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本网法律顾问:安徽大别山律师事务所 李忠诚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