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扶贫驿站”打造就业扶贫新模式

admin7个月前 (09-26)产业新闻28

  近日,金寨县桃岭乡扶贫驿站内,传出机器运转发出的“咔咔”声。工人们正在对竹工艺品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等工作娴熟有序地作业,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这是一家竹编厂,正在车间做工的几乎都是“娘子军”,有的头发已经花白。“现在是孩子读书的重要时期,早上出门晚上回家还可以陪孩子读书。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带带孩子。村里建起了扶贫驿站,我在驿站里制作工艺品,也不耽误照顾孩子,一个月能赚1000多元呢。”正在用钉***给竹风灯定型的脱贫户袁自芳说。

  竹编厂负责人张晓雷介绍,自从村里办了就业扶贫驿站,和她一样的40多户贫困户陆续在这里就业上岗。“村民民工的手艺都很好,干事利落,通过扶贫驿站平台同时为我们厂大力解决了用工问题。”张晓雷说。

  贫困户家庭情况各有不同,打卡上班不现实。金寨县就业扶贫驿站用工灵活,农忙可以回家种田,农闲可以过来务工。竹编厂员工邵远潮是通过扶贫驿站进厂打工的一位老篾匠,因为要照顾患病的母亲,只能在家中务工。企业固定时间上门取货,解决了他不便出门务工的难题。“不仅如此,竹编厂还定时教授我们新的编织技术、接触不同的材料,以前做篾匠个体户还要考虑销路,现在无需考虑销路了,每月足不出户就能拿到3000多元。”

  这些工人大多都是来自周边乡村的村民,他们通过在家门口打工,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两得。金寨县就业扶贫驿站除了帮助村民实现就业,还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贫困户就业培训,提高了村民们的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

  扶贫驿站因地制宜,以多种模式进行建设,有的是以企业为主,有的则是以行政村为主,虽然模式不同,但核心目标都是解决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就业脱贫问题。

  金寨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余靖介绍道:“企业+扶贫驿站+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探索,通过这种模式,让一大批贫困户获得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的脱贫渠道。”

  据了解,与此同时,扶贫驿站还开拓了服务范畴,打造了文化活动中心、扶贫车间、扶贫培训基地、检察普法之窗、金融扶贫服务点、家居服务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扶贫驿站。通过设立“就业扶贫驿站”,走出了一条“输血变造血,驿站扶贫困”的家门口就业模式,有力地帮助了当地贫困户就业脱贫。

  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因现存国内蕞大桂花树“桂花王”而远近闻名,同时该村也是一个多年的贫困乡村。为推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的能力,该村结合自身桂花树、桂花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桂花树与果树专门打造桂花食品和家用农产品为主的电商品牌。

  记者跟随该村电商品牌“上街去”负责人苏杨挨家挨户收购土特产,不一会就收了不少当地农户自制的柴火灶锅巴以及土鸡蛋、土鸡鸭等,然后赶回村部的“电商扶贫驿站”记录、归类、打包,等待当地电商平台“上街去”的收货车的到来。据苏杨介绍,“电商扶贫驿站”进驻桂花村后,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 “产业大户被驿站聘用后,不仅不用外出打工,而且还能帮助其他贫困户。”

  桂花村是当地的贫困村,贫困户众多。虽然家家都会做柴火灶锅巴,都养鸡鸭猪等农产品,但由于交通不便,经营理念落后,多年来没有销路。有了“电商扶贫驿站”,网站负责对外营销,贫困户负责做好土特产品质量,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异地就业的问题,带动农产品销路的发展,形成了“互联网+特色种植业”的新格局,架起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让消费者吃到特色的绿色食品,也使一批贫困户走上了精准脱贫致富路。“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合伙人+驿站+家庭农场”。苏杨说。

  据了解,桂花村电商扶贫驿站建立后,当地农产大户年收入基本达到4万元,脱贫农户也有一万元收入水平。驿站通过以大户带小户,以电商带家庭的方式方法,让“贫困户变成小股东。”解决收购、销路问题,使当地贫困群众走向致富路。

  记者从市人社局就业科获悉,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330个就业扶贫驿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符合条件的扶贫驿站共计272个,其中金寨县实现村级覆盖,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了扶贫驿站228个。

  市人社局副局长杨震告诉记者,我市通过加强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大力开发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就业岗位,依托扶贫基地劳务输出推进转移就业,继续开展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三个模块的不同功能,鼓励各驿站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电商服务,特别是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增强脱贫成效。”

  据了解,我市各县区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工作启动早、进展快,通过积极探索驿站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就业脱贫工作中辐射带动功能,从而帮扶更多贫困户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目前,我市扶贫驿站建设各有特色,真正实现了“一地一品”的建设理念。金寨县依托当地村级农村文化乐园,积极盘活当地闲散劳动力资源,通过引入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拓展营销渠道;金安区、舒城县依托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村里设立村级扶贫车间,与贫困户实现上挂下联,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成效明显,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霍山县通过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在扶贫驿站建设中引入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就业扶贫驿站在当地旅游产业拓展中的桥头堡作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扶贫驿站”打造就业扶贫新模式” 的相关文章

六安多渠道推进就业扶贫

六安多渠道推进就业扶贫

  本报讯(记者 张大鹏)2017年初,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周玉琴的丈夫被查出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额医药费导致一家人陷入贫困,他们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享受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多...

就业扶贫让贫困户捧牢“饭碗”

就业扶贫让贫困户捧牢“饭碗”

  392户贫困户家中至少有1人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这一数字,占未脱贫户(2015年底数据)的比例达到85%。脱贫攻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授贫困户以渔?...

舒城县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构筑聚才引智新高地

舒城县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构筑聚才引智新高地

  舒城县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构筑聚才引智新高地   信息来源: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31 11:06...

县开发区青墩村就业扶贫基地

县开发区青墩村就业扶贫基地

  县开发区青墩村就业扶贫基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青墩村韩庄,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

帮扶车间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帮扶车间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整合项目资金,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政策资金扶持等方式,依托全县各地就业帮扶车间的产业优势,为群众提供本地就业岗位,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促进家庭持续增收,为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