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小龙虾“游”出产业富民梦
当下,六安市金安区22万亩稻虾田迎来捕捞高峰,近万吨鲜活小龙虾通过智能化生产线转化为即食虾仁、调味虾等产品,搭乘冷链专车直抵长三角商超。据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年内突破18亿元,带动1.2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季节性就业。
在安徽盛河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全自动分拣线吨的效率精准分级小龙虾。工人们穿着统一的防护服,在恒温环境中快速处理虾尾。这家小龙虾年加工量达6000吨的企业,通过开发预制菜系列产品,带动周边500余名村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年均增收2000元。总经理刘洋表示,今年虾尾产量增长20%,预计全年收购龙虾8000吨,产值冲刺5000万元。
来到六安市天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洁净的车间内,工人们身着无菌服,佩戴口罩和发帽,正有序地进行龙虾加工操作,经过36道工序的小龙虾正被装入零下196℃液氮隧道。企业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周边200余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2024年带动就业人数同比激增40%。董事长汪家玲说:“2024年,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建设了1500吨小龙虾的标准化生产线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将收购规模扩大至2500吨,带动就业人数近350人。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500万元,力争实现户均增收超万元的目标。”“我们是八小时工作制,工资从不拖欠,每个月都是按时发,干得好,一个月一万二三也不稀奇。”工作人员曹兴华这样说。
从稻虾田里的生态循环,到加工车间的机器轰鸣,再到摆上长三角餐桌成为美食盛宴,金安区正以小龙虾为纽带,以4个万亩示范乡镇为核心,串联起养殖、加工、物流、消费全产业链。2024年,全区小龙虾产量达2.5万吨,较三年前增长76%,15个千亩示范基地亩均利润突破万元大关。接下来,金安区将统筹推进规模化基地建设与高效模式推广,健全市场体系、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强化优质种苗选育与科技支撑,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金安区畜牧水产中心水产股股长姜兵国表示:“今年金安区将持续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好三产,计划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万亩,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小龙虾技术攻关,同步推进小龙虾精深加工,不断推动稻虾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让小龙虾‘游’出产业富民梦。”(蒋国婷)
长丰县以“学查改”为抓手 推动中央八项…
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全国防灾减灾…
安徽首个碳信用账户平台在淮北上线
合肥市包河区:“一次尝遍合肥美食”第三…
这项医学技术,凭什么提前数十年揪出阿尔…
安徽2025专升本公共课合格线
“春游江淮”入境游,何以越来越火?
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一场跨越2700年…
第十七届安徽茶博会将于5月16日—19…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