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2025-02-17

admin2个月前 (02-21)产业新闻25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动态部门动态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之促进发展篇(二)

  发布时间:2025-02-17 10:02:38

  2025年,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上,江门如何找准方向全力促发展?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给出了两个维度的答案:一是置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中,深化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走强强合作之路;二是向内挖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头部次被市委摆在突出位置进行部署,这是为何?

  今年2月5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当天,《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同时发布。

  现代化产业体系依靠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四轮驱动,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腾飞的翅膀;生活品质提升需要更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生活性服务供给。比如,美国苹果公司通过将产品设计、软件服务与硬件制造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传统电子产品制造商向高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英国著名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收费,而非单纯销售产品,实现了从单纯产品制造商向“产品+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日本高度发达的社区服务体系,依托智能化设备和个性化服务,构筑了全球闻名的养老模式。

  过去四年,江门通过超前谋划、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发展速度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6%、全省第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7.8%、全省第3,成绩喜人,但是相对而言,第三产业发展步伐较慢。从江门三产统计数据来看,2023—2024年,江门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仅为2.3%,低于同期4.4%的全市GDP增速和3.7%的全省第三产业增速;2024年,江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8:43.5:47.7,第三产业占比蕞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16.5%。显然,服务业已经成为江门经济增长的短板。

  今天的短板就是潜力板,就是明天的增量。七个县(市、区)要共同发力、奋起直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江门城市竞争力,让江门在大湾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脱颖而出。

  当前,江门制造业正处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赋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次全会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年江门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这种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路径,将科学引领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将有效保障江门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百业兴,江门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城市、省委省政府规划发展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部布局的城市,制造业始终是江门经济的安身立命之本。全会报告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章节,首先强调的是“坚定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的牵引下,我市工业发展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硅能源、新型储能、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江门经济的新支柱;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恒申新材、欣龙盾构、友谊新材料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动工建设;15条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增速7.3%,64家企业进入省制造业500强、全省第3。

  按照全会部署,今年我市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让更多的传统产业企业提质升级、发展壮大。具体举措如,建设国家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甲医院”;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及相关服务领域,加强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产业合作,并前瞻布局、培育发展中微子技术、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推动更多园区向“万亩千亿”迈进,充分利用国家整合优化开发区机遇,优化各类开发区生产力布局;等等。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腾飞的翅膀。江门有扎实的工业、农业产业基础,工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对服务业的需求巨大;反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力,也将进一步提升“江门制造”竞争力。新的一年,江门将坚定推进“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构建珠江口西岸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科技服务业方面,江门将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若干个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重点产业链工业设计体系,培育若干家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加强与港澳共建食品、纺织、中成药、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检验检测中心,支持使用香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节能环保服务,建设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与香港共建碳排放服务平台。

  软件信息服务业方面,江门将深化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加快工业软件集成验证中心、行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建设,构建重点产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打造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支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原材料零部件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培育若干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平台。

  商务服务业方面,江门将推动电子商务与电子信息、家电、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融合,建设若干个“产业集群+跨境电商”省级试点。

  现代金融服务业方面,江门将积极发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加大制造业、服务业信贷投放,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增强保险保障功能,健全股权、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切实发挥财税“造血”、金融“活血”的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人力资源服务业方面,江门将拓展猎头服务、人才测评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推动开展咖啡师、厨师、护理等领域国际职业资格互认,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现代物流业方面,江门将持续优化物流网点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多式联运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各县(市、区)要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围绕“万亩千亿”园区载体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体系,鼓励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依托各类园区实现集群式发展,将服务业优质企业纳入“金种子”上市培育计划。今年重点推进蓬江人才岛、江海“侨梦苑”、新会枢纽新城、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生活性服务业事关千家万户的福祉。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会提出,新的一年,江门将聚焦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进一步创造生活新方式,丰富生活新场景,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需求,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大力发展文旅经济。依托大湾区高端旅游市场,充分发挥江门侨乡、滨海特色,构建文化历史、侨都美食、休闲度假、科普研学、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开发“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丰富粤港澳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彰显侨文化的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划建设国家音乐、舞蹈产业基地,促进中外、港澳文化交流,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级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江门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培育体育产业,建设体育经济强市。要高水平承办十五届全运会山地自行车、排球、花样游泳等比赛项目,展现国际标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精心办好U21男排世界锦标赛、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等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品牌赛事,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体育赛事。广泛开展排球、网球、篮球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旅游”产业链,鼓励各县(市、区)打造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营地、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加快发展水上海上、山地户外、马拉松、自行车、汽摩、击剑、板式网球等消费引领性强的运动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体育制造企业,鼓励培育发展体育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装备、体育器材、运动饮料等产业品牌,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载体和体育装备制造上市公司,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经济新高地。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要坚持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为目的、为初心,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大力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要巩固居家养老方式的基础作用,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加快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大力培育发展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快研发生产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强化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衔接,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推进银发经济领域跨区域、国际性合作,支持港澳、深圳投资者在江门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争取香港“广东院舍照顾计划”落地,高水平规划共建大湾区西翼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深入研读,这次全会报告植入了高站位、大视野、新品质的经济“态度”,以及方方面面的民生“温度”。接下来,全市上下要将全会精神学深悟透、狠抓落实,致力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开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江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2025-02-17” 的相关文章

全球领先!百亿新型显示龙头项目在舒城开工!

全球领先!百亿新型显示龙头项目在舒城开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球领先!百亿新型显示龙头项目在舒城开工!...

官媒点赞!舒城这个地方重点打造合肥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官媒点赞!舒城这个地方重点打造合肥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原标题:官媒点赞!舒城这个地方重点打造合肥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据新华网、环球网报道:近年来,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令全国瞩目。据统计,2019年安徽省GDP为371...

舒城产业新城产业集聚“加速度”产业服务渐成“金字招牌”

舒城产业新城产业集聚“加速度”产业服务渐成“金字招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8 月 30 日,舒城产业新城举行工业项目暨新型显示模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韩国三芝光电保护膜生产项目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在此落户。相关企业负责人直言,舒城产...

安徽省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7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255亿元

安徽省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7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255亿元

  华夏幸福携手欧菲光 打造全球蕞大的新型显示触控模组基地   3月25日上午,2020年安徽省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六安市舒城县举行。安徽省委书...

探索特色路径增添发展动能

探索特色路径增添发展动能

  10月16日,记者航拍宿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宿城金泰二路与金江五路交叉口,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设18栋标准化厂房及1栋孵化大楼。近年来,宿州经开区探索园区高质量发...

豪掷135亿!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与5G智能终端项目落地安徽

豪掷135亿!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与5G智能终端项目落地安徽

  众所周知,AMOLED作为柔性显示技术一直就深受行业内的重点关注。近日,总投资135亿元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与5G智能终端项目落地安徽舒城产业新城,达产后年产值超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