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主导产业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工作,了解公众对开发区规划建设及发展历程中存在问题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现将安徽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主导产业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示文本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阶段将在听取公众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促进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升级,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产业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两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取得新进展,“两新”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水平显著增强,绿色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主导产业集群成效明显,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质量效益显著优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园区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包含城中片区、城南片区、平桥片区3个区块,用地总面积约2872.22公顷,其中:①城中片区:东至天河西路,西至将军路、龙井沟路和磨子潭路,北至横排头路、闻堰路,南至翠屏路和长江西路,用地面积218.13公顷;②城南片区:北至淠河总干渠,南至灰厂路和戚桥路,东至天柱山路、天柱南路和华电电厂,西至九公寨路和磨子潭路,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面积1806.31公顷;③平桥片区:北至永嘉路,南至固镇路,东至兴华路,西至长乐路,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面积847.78公顷。
大力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三大主导产业。
规划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基本合理,规划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虽存在部分不完善的地方,本次评价均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议,高新区的发展过程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体而言,本次规划编制注重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落实本规划环评中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轮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就规划实施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征求公众及周边单位团体的意见,主要征求公众对开发区规划实施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接受与环境保护无关的问题)。
公众可以针对以下事项提出意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交通现状、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应采取的相应环保措施等。
公众请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规划实施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反馈对本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