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全力建设“西山药库”中药材开发利用步入快车道
我市中医专家调制的中药汤剂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充分了解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全力建设“西山药库”,推动了全市中药材开发利用进入发展快车道。
我市地处大别山区,是中医药资源大市,中药材品种齐全、蕴藏量大,素有“西山药库”美誉。全市共有中药材品种1800多种,其中常用道地中药材约200种,占我省中药材资源的一半以上。霍山石斛、灵芝、茯苓等五个品种中药材入选“十大皖药”。截止2019年底,我市各类中药材面积总计近30万亩,其中种植面积8.61万亩,中药材产量总计8.34万吨,综合产值近54亿元。
市一谷一带办主任中药师赵瑞 :2017年,市委、市政府把“西山药库”作为绿色发展平台致力打造,目的就是把我市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群众的收入。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春天。我市也编制《六安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以建设“十大皖药”种植加工基地为契机,依托“一谷一带”、“一心一廊”四大绿色发展平台,科学布局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和健康服务业,壮大中药产业链,全力打造“大别山药谷”。我市发展中药产业是实施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
市一谷一带办主任中药师赵瑞:立足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中药十化”的发展战略:一是推进“管理组织化”。二是坚持“产地道地化”。三是坚持“种源良种化”。四是坚持“种植生态化”。五是坚持“生产机械化”。六是坚持“产业信息化”。七是实施“产品品牌化”。八是提倡“发展集约化”。九是推进“产业科技化”。十是推进“三产融合化”。通过以上举措,达到做强中药农业、做大中药工业、做精中药康养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