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入谷”六安!
央广网六安6月1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刘畅司晨)5月31日下午,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经开区暨合工大全球汽车领域校友六安行举行。本次活动上,“工大智谷(六安)”正式揭牌。未来,六安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将开启市校联合新征程,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注入更强“电量”,实现更久“续航”。
【链接合工大全球“汽车校友”在六安创新创业】
记者获悉,“工大智谷(六安)”将由六安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建设。未来,“工大智谷(六安)”将充分利用合肥工业大学科教人才优势,助力六安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六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推动六安进入合肥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
双方合作将重点聚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
技术创新上,“工大智谷(六安)”将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地,面向六安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绿色食品深加工等产业领域,凝练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双方开展联合攻关。
今后每年,六安市将梳理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绿色食品深加工等领域重点企业的技术需求,形成“技术清单”提供给合工大。合工大还将为企业提供“对标诊断”,双方将建立产业细分领域的专家顾问团,每年对六安确定的重点企业开展对标诊断,对企业疑难技术问题“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帮助研究解决。
“工大智谷(六安)”正式揭牌(央广网见习记者刘畅司晨摄)
人才交流与培养上,“工大智谷(六安)”将对接合工大全球“汽车校友”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合工大六安校友会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合工大全球汽车领域校友朋友圈等系列活动在六安市的开展,引导合工大全球汽车领域校友在六安创新创业。同时,六安将在人才安居、教育医疗、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将支持合工大师生到六安开展实践实习就业活动。促进合工大及校友团队携带项目落户六安,对落户到六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将创新人才项目评价方式,推进“工大智谷(六安)”创新主体的专业技术职称自主评价。同时,甲方将给予人才团队项目配额,加大“高精尖缺”人才补贴力度。
【一季度,六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超35亿】
合肥工业大学是国内蕞早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素有“汽车领域黄埔军校”之称,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原一汽董事长徐平等都从该校走出。近年来,合工大在引领产业发展上也不断创新。
当前,六安围绕“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高地”等定位,正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六安市副市长胡雪松介绍,今年一季度,六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值35.2亿元、营收38.2亿元,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是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开发区现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企业47家。今年,开发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还有在建项目18个。”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晓峰介绍。
安徽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李银安表示,校地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催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今后,希望合工大、六安市依托“工大智谷(六安)”这个平台,在创新成果落地、产业转型发展、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亮出更多实招、硬招。
5月31日下午,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经开区暨合工大全球汽车领域校友六安行举行。本次活动上,“工大智谷(六安)”正式揭牌。未来,六安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将开启市校联合新征程,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注入更强“电量”,实现更久“续航”。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