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茶园里的新茶事——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admin7个月前 (09-26)产业新闻34

  春日茶园绿意浓。记者近日走访重庆、河南、安徽、云南等地发现,风景秀丽的茶园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踏青目的地,人们购买创意十足的茶产品,置身新颖的品茶场景,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茶文化,这些茶园里的新茶事不断推动茶产业多元发展。

  春茶采摘时,也是郊游踏青时。站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文新茶园的观景平台上,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茶园图映入眼帘:茶农们腰挎竹篓,摘取清香的嫩叶;游客们按下快门,捕捉春天的美好。

  “你看茶山多美,满眼青绿,它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茶旅融合发展是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去年文新茶园游客数约30万人次,期待今年突破50万人次。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文新茶园的茶农在采茶。(受访者供图)

  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在云南省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不少古茶树吐露嫩芽。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哈尼族风情,当地以茶为主题打造观光游、研学游,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培育了10余家民宿和23家农家乐,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产业升级。

  通过茶旅融合,“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美好画卷在更多茶产区铺开。重庆市永川区依托茶园风景,推出茶主题品牌节会,从茶旅文化节到斗茶大会,吸引消费者走进茶园。目前永川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1.15万亩,茶产业年产值约11.1亿元。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打造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制茶品、观茶艺、听茶人说茶事等茶园旅游,越来越多农家乐挂起“茶体验”的招牌。

  “可以期待,大别山将成为一座茶叶‘主题公园’,让茶业更好成为大别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万红说。

  茶,不仅是一片叶子、一口清香,还可以变身各种创新产品,打造不同消费场景。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茶业+”多业态发展,让茶产业释放出更多发展动能。

  在重庆永川,新式茶饮、茶食品、茶日化用品和茶功能性产品等茶叶衍生品被不断开发出来,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永川秀芽啤酒、茶水豆花、茶系列护肤品……茶产品正走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川秀芽啤酒将清新的茶叶香与小麦精酿啤酒丰富的麦芽果酯香融合,深受消费者喜爱,年销量可达200吨。”重庆市玉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4月2日,第二届“永川秀芽杯”川渝合作泸永江产业带采茶大赛上,选手在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白云寺村乡村振兴就业园茶叶采摘区采茶。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信阳市市级茶艺非遗传承人杨静将茶产品创新融入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经常在茶山茶园茶室组织茶会活动的她,邀请年轻人体验茶香茶韵、学习茶艺,并一起开发茶叶的多种玩法,比如把鲜茶叶制进凉粉做成“茶冻”,将朗姆酒与毛尖茶混合研制新口味,许多年轻人慕名前来。

  茶产品愈发多样,品茶场景也愈加丰富。相较传统茶馆的僻静,重庆连锁茶饮品牌苗品记选择在商圈等人流量大的醒目位置布店,便捷易得的品茶空间、丰富的茶品选择和清新潮流的新中式风格,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喝茶变成一件更接地气、更日常的活动,茶馆还会定期开设一些鉴茶课程,帮助我这样的‘小白’识茶品茶。”茶友张平中说,如今他更喜欢将朋友聚会安排在茶馆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指出,茶产业多元发展应结合产区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开拓新业态新模式。例如,与特色小镇、个性定制、康养休闲、医疗健康等项目融合,引入工业旅游、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同时,在项目设计上要以茶为核心,突出茶元素,打通体验与消费,实现以旅销茶。

  走进重庆武隆区的白马茶叶基地,茶农们在千亩茶园里指尖飞舞,400名来自武隆的小学生跟随老师在田埂间穿梭,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研学活动正在此开展。

  白马山研学基地2021年正式开启。“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采茶、制茶、制陶、茶艺等课程。在提升茶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茶文化。”重庆市赤茗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学平说。

  白马山研学基地里,学生们正在参与“寻茶问陶”研学活动。(袁学平 摄)

  “茶产业发展需要依靠品牌提升价值,而品牌要依靠茶文化赋能,茶文化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源泉。”陈富桥说,茶文化包括茶史茶俗、茶艺茶道、饮茶与健康等。

  围绕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多地在创新尝试。在安徽祁门,游客们可在历口镇西塘生态高效智慧茶园里,全流程体验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参观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当地还将开发“茶与瓷”的全新文旅体验。在云南勐海,依托文化挖掘与节庆打造,勐海(国际)茶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教授郭桂义指出,要保护好茶文化遗址和茶山生态系统,推动茶历史、茶美景、茶技艺的融合发展,发挥综合效益。

  记者:张晓洁、李晓婷、刘金辉、朱青、林碧锋、牛少杰、贾稀荃

  春日茶园绿意浓。记者近日走访重庆、河南、安徽、云南等地发现,风景秀丽的茶园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踏青目的地,人们购买创意十足的茶产品,置身新颖的品茶场景,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茶文化,这些茶园里的新茶事不断推动茶产业多元发展。

  春茶采摘时,也是郊游踏青时。站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文新茶园的观景平台上,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茶园图映入眼帘:茶农们腰挎竹篓,摘取清香的嫩叶;游客们按下快门,捕捉春天的美好。

  “你看茶山多美,满眼青绿,它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茶旅融合发展是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去年文新茶园游客数约30万人次,期待今年突破50万人次。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文新茶园的茶农在采茶。(受访者供图)

  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在云南省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不少古茶树吐露嫩芽。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哈尼族风情,当地以茶为主题打造观光游、研学游,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培育了10余家民宿和23家农家乐,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产业升级。

  通过茶旅融合,“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美好画卷在更多茶产区铺开。重庆市永川区依托茶园风景,推出茶主题品牌节会,从茶旅文化节到斗茶大会,吸引消费者走进茶园。目前永川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1.15万亩,茶产业年产值约11.1亿元。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打造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制茶品、观茶艺、听茶人说茶事等茶园旅游,越来越多农家乐挂起“茶体验”的招牌。

  “可以期待,大别山将成为一座茶叶‘主题公园’,让茶业更好成为大别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万红说。

  茶,不仅是一片叶子、一口清香,还可以变身各种创新产品,打造不同消费场景。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茶业+”多业态发展,让茶产业释放出更多发展动能。

  在重庆永川,新式茶饮、茶食品、茶日化用品和茶功能性产品等茶叶衍生品被不断开发出来,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永川秀芽啤酒、茶水豆花、茶系列护肤品……茶产品正走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川秀芽啤酒将清新的茶叶香与小麦精酿啤酒丰富的麦芽果酯香融合,深受消费者喜爱,年销量可达200吨。”重庆市玉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4月2日,第二届“永川秀芽杯”川渝合作泸永江产业带采茶大赛上,选手在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白云寺村乡村振兴就业园茶叶采摘区采茶。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信阳市市级茶艺非遗传承人杨静将茶产品创新融入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经常在茶山茶园茶室组织茶会活动的她,邀请年轻人体验茶香茶韵、学习茶艺,并一起开发茶叶的多种玩法,比如把鲜茶叶制进凉粉做成“茶冻”,将朗姆酒与毛尖茶混合研制新口味,许多年轻人慕名前来。

  茶产品愈发多样,品茶场景也愈加丰富。相较传统茶馆的僻静,重庆连锁茶饮品牌苗品记选择在商圈等人流量大的醒目位置布店,便捷易得的品茶空间、丰富的茶品选择和清新潮流的新中式风格,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喝茶变成一件更接地气、更日常的活动,茶馆还会定期开设一些鉴茶课程,帮助我这样的‘小白’识茶品茶。”茶友张平中说,如今他更喜欢将朋友聚会安排在茶馆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指出,茶产业多元发展应结合产区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开拓新业态新模式。例如,与特色小镇、个性定制、康养休闲、医疗健康等项目融合,引入工业旅游、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同时,在项目设计上要以茶为核心,突出茶元素,打通体验与消费,实现以旅销茶。

  走进重庆武隆区的白马茶叶基地,茶农们在千亩茶园里指尖飞舞,400名来自武隆的小学生跟随老师在田埂间穿梭,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研学活动正在此开展。

  白马山研学基地2021年正式开启。“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采茶、制茶、制陶、茶艺等课程。在提升茶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茶文化。”重庆市赤茗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学平说。

  白马山研学基地里,学生们正在参与“寻茶问陶”研学活动。(袁学平 摄)

  “茶产业发展需要依靠品牌提升价值,而品牌要依靠茶文化赋能,茶文化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源泉。”陈富桥说,茶文化包括茶史茶俗、茶艺茶道、饮茶与健康等。

  围绕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多地在创新尝试。在安徽祁门,游客们可在历口镇西塘生态高效智慧茶园里,全流程体验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参观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当地还将开发“茶与瓷”的全新文旅体验。在云南勐海,依托文化挖掘与节庆打造,勐海(国际)茶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教授郭桂义指出,要保护好茶文化遗址和茶山生态系统,推动茶历史、茶美景、茶技艺的融合发展,发挥综合效益。

  记者:张晓洁、李晓婷、刘金辉、朱青、林碧锋、牛少杰、贾稀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茶园里的新茶事——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的相关文章

小茶叶大民生汉唐农业推进茶产业技术赋能与深度融合发展

小茶叶大民生汉唐农业推进茶产业技术赋能与深度融合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小茶叶,大民生 汉唐农业推进茶产业技术赋能与深度融合发展...

文章详情-华夏徽茶网

文章详情-华夏徽茶网

  霍山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黄茶珍品,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国家实验室研究组在研究中发现,霍山黄茶经“焖黄”工艺后,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

2024年六安霍邱县金源生态环境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募2人公告

2024年六安霍邱县金源生态环境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募2人公告

  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现拟招2名见习生,具体招募要求如下:   见习对象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   见习期限为3-12个...

方正在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上强调

方正在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上强调

  10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方正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面对面听取茶产业领域企业家意见建议,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共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市领导潘东旭、孙学龙,市委秘书长汪宏军,市政府秘书长...

汉唐清茗茶产业园

汉唐清茗茶产业园

  汉唐清茗茶产业园项目位于霍山高速公路连接线同心路以西,茶产业园主体功能为生产、加工、研发,具体包括产品展示中心、霍山黄芽贡茶博物馆、茶文化活动传播中心、科研检测中心、研发中心、茶叶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