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振兴经开先行!众多大咖齐聚六安开发区!
原标题:绿色振兴 经开先行!众多大咖齐聚六安开发区!
为全面展现六安经开区立足于“工业强市主阵地,绿色振兴增长极”目标发展的丰富成果,吸引更多人群关注六安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六安经开区联合凤凰网安徽频道共同举办的凤观六安经开区全媒体行于8月22日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绿色振兴 经开先行”为主题,邀请省内外知名媒体和嘉宾全程参与,共同讲述六安经开区发展之道。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革命老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通过不断提升发展标杆,加快转型升级,致力打造全市绿色振兴核心增长极。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六安经开区也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推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
本次全媒体行邀请了凤凰网副总编辑、乌镇智库秘书长李小鸣,中国市长协会全媒体平台执行主编、北京城脉研究院院长蒋晨明,泛华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于小波,安徽省网络协会副会长、凤凰网安徽总编辑兼总经理吴昊等多位京皖大咖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燊一起围绕“聚力高质量发展,构筑绿色振兴核心增长极”议题,开展高端对话,深入探讨六安经开区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
凤凰网安徽特邀嘉宾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燊共同围绕“聚力高质量发展,构筑绿色振兴核心增长极”议题,开展高端对话。
王燊首先分析了六安经开区目前的具体情况和优势资源,六安经开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资源和十分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而且经过多年发展,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六安经开区在践行绿色振兴发展战略时提出了“聚力高质量发展 构筑绿色振兴核心增长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三区一极”的总要求,坚持以“三重两上”项目调度工作机制为总抓手,倾力招商、大力帮扶,全力转型,全区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在城市发展方面颇有研究的北京城脉研究院院长蒋晨明发表了对六安经开区未来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六安经开区明确打出“绿色振兴”的旗号在全国来看都是比较独特的。六安经开区未来可做三个加法。首先是加内容,对现有产业做梳理,增加绿色化,智能化的改造和改进。第二是加IP产业,让某个产业成为六安经开区的名片,成为六安的代表。第三是加品牌,以品牌化策略,打造六安经开区的独特性。
就品牌建设方面,凤凰网安徽总编辑兼总经理吴昊介绍了凤凰网安徽的宣传理念和方式,自落地安徽三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各级政府讲好发展的故事。通过时下蕞流行的直播、短视频的形式,深入一线,讲好各地发展的故事。跟安徽省内不少经济开发区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很多为经开区打造品牌印象里的样本,相信结合六安经济开发区自身的雄厚实力,一定能够在未来为六安经开区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
针对主持人提出的,六安经开区还需要有哪些配套的措施或者政策来支撑其产业的发展这一问题,泛华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于小波认为现在整体环境都处于一个升级转型的形势,在新的时代,应该要站在全球的视野,站在战略的高度,一个城市极其产业的发展要不断推进市场的融合,金融的融合,产业和空间的融合,科技和人才的结合。同时也要思考城市建设的问题,城市发展动力的问题,人才培育的问题,引进和培养可以作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的产业。
各位嘉宾从自身的专业出发,为六安经开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也分别向王燊主任提问。
面对李小鸣提出的六安经开区绿色发展问题,王燊回答,在经开区的招商引资上,环保作为首先考虑的对象。未来也会考虑更多引进智慧经济,环保经济,增加绿色发展。
针对凤凰网安徽总编辑兼总经理吴昊提出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问题,王燊认为投资环境分为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硬件设施,如交通水电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建设好。但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建设,六安经开区一直思考如何更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精简审批流程,建立了开发区企业之家,打造智慧园区,便利企业,优政惠民。
针对蒋晨明提出的产城融合问题,王燊表示,六安经开区一直按照产权一体来规划,工业用地只占到40%,剩下的都是生活用地,经开区也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理念,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宜居城市。
当日下午,全媒体行团队前往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艾莱依(安徽)服饰有限公司(都市时尚产业)和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医药健康产业),深入一线生产车间,感受园区绿色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