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筑“暖巢”引得“群雁”归
集聚600多家婚纱生产企业、1000余家婚纱电商店铺,2.6万余人端上婚纱产业的“饭碗”,占到人口半数以上,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曾几何时,裕安区丁集镇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乡镇。在近年来越来越热的“鸿雁回归潮”中,婚纱这一“浪漫产业”在小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小镇也实现了由农业乡镇向婚纱小镇的蝶变。
六安市是人口资源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26万人。如何让这些“飞雁”变“归雁”,为家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创新实施党建引领“鸿雁回归”就业创业服务工程,着力推动“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持续放大“雁归效应”。据统计,我市“双招双引”落户的重大项目中,有四成以上都可归入返乡创业类。
时间回溯到2020年1月15日。这一天,六安市2020年“接您回家·返乡创业·投资家乡”苏州恳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六安人才协会苏州分会党支部召集企业家会员们,与远道而来的市党政领导及人社等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畅叙家乡情谊,共谋家乡发展。会后,26名六安籍企业家踏上回乡考察对接项目之旅。
充分发挥在外人才协会党支部作用,动员在外创业有******士为家乡建设出力,恳谈会等类似的招商推介联谊活动近年来我市已连续举办了多届。即使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相关活动也没有停止,而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面对面”变“屏对屏”。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六安籍企业家加强沟通联络,已联系部分人员返乡考察153批次,达成返乡投资意向项目85个。
为进一步擦亮党建引领“鸿雁回归”品牌的政治底色,我市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返乡创业。一方面,积极推动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在外人才党支部,把在外流动党员纳入组织管理,便于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支持我市党组织与在外人才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合体,实现“组织共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家乡和在外人才之间有了稳固的‘连心桥’,我们举办推介会、恳谈会、投资环境说明会等活动,覆盖的人群也更加广泛,效果也更加明显。”市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前期精心准备、设计开发,今年3月,集人力资源信息采集、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发布、“双招双引”政策宣传、企业和人才业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在我市正式上线。平台致力于为返乡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极大地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
据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建立了人力资源供给库、创新创业人才库、企业用工需求库、稳岗就业政策库“四库”,并搭建了就业创业云服务、人才业务线上办理“两个子平台”。“平台上线以来,已精准采集、动态更新人力资源数据363万条,摸清了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底数,掌握了回乡创业人员意向,将六安籍在外创业近10万人、技能型人才59万人、在外从事管理型人才3万人纳入平台重点跟踪服务范围,后期可根据意愿及时提供‘双招双引’政策咨询和兑现、本地就业岗位推荐、创业政策扶持等‘一站式’精细化服务。”
服务平台有了,如何使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项目尽快落地达效,人社部门把着力点放在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和提升上。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返乡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等园区建设力度,构建特色园、提升园、园中园等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相互接续的创业全平台支持链条。同时,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模式,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与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建,盘活现有园区,挖掘闲置设施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返乡入乡创业园服务功能。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获批的16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1个青年创业园入驻项目达到630个,实现年产值7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4000人。
六安屹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密涂布功能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由我市舒城籍的滕超博士与4名同乡创办。作为返乡“鸿雁”,滕超和他的企业一路享受了诸多政策红利和便利化服务。家乡的良好营商环境让他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2022年,滕超又追加5亿元投资,并定下了5年内在家乡上市的发展目标。
“雁”归桑梓,要使他们留得住、干得好,必须有暖巢。为此,市人社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创优环境、做优服务,努力做到“回归有政策、创业有引导、发展有扶持”。编印“双招双引”要素手册,对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细致梳理,并简化项目审批等业务的流程手续,打造项目引进、入驻的快捷通道;出台人才新政15条和《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等政策,在立项、土地使用以及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返乡创业人员纾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我市着力营造鼓励返乡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注重培养和宣传返乡创业典型,以典型培育放大返乡创业的“雁阵效应”。目前,我市连续五届表彰“创业之星”100名和返乡创业优秀项目、创业团队30个;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就业人才,还将其纳入市政府特殊津贴、六安创新英才、皖西杰出工匠、六安市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选拔培养范围。除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外,我市进一步加强政治吸纳,针对***实施了“能人进班子”计划。
裕安区的吴振兵2015年回乡创办了六安煜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环友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原相传达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年产值超过3亿元,他本人先后荣获金安区突出贡献企业、优秀返乡创业项目和创业之星等荣誉奖项。“如今的家乡是一块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热土,回乡创业,我的选择没有错!”吴振兵动情地说。(杨德生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储勇)
安徽省54名技能高手六安“论剑”
六安市一社区为文明养犬户颁发奖状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