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家乡筑“暖巢”引得“群雁”归

admin8个月前 (09-26)产业新闻36

  集聚600多家婚纱生产企业、1000余家婚纱电商店铺,2.6万余人端上婚纱产业的“饭碗”,占到人口半数以上,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曾几何时,裕安区丁集镇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乡镇。在近年来越来越热的“鸿雁回归潮”中,婚纱这一“浪漫产业”在小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小镇也实现了由农业乡镇向婚纱小镇的蝶变。

  六安市是人口资源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26万人。如何让这些“飞雁”变“归雁”,为家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创新实施党建引领“鸿雁回归”就业创业服务工程,着力推动“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持续放大“雁归效应”。据统计,我市“双招双引”落户的重大项目中,有四成以上都可归入返乡创业类。

  时间回溯到2020年1月15日。这一天,六安市2020年“接您回家·返乡创业·投资家乡”苏州恳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六安人才协会苏州分会党支部召集企业家会员们,与远道而来的市党政领导及人社等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畅叙家乡情谊,共谋家乡发展。会后,26名六安籍企业家踏上回乡考察对接项目之旅。

  充分发挥在外人才协会党支部作用,动员在外创业有******士为家乡建设出力,恳谈会等类似的招商推介联谊活动近年来我市已连续举办了多届。即使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相关活动也没有停止,而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面对面”变“屏对屏”。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六安籍企业家加强沟通联络,已联系部分人员返乡考察153批次,达成返乡投资意向项目85个。

  为进一步擦亮党建引领“鸿雁回归”品牌的政治底色,我市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返乡创业。一方面,积极推动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在外人才党支部,把在外流动党员纳入组织管理,便于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支持我市党组织与在外人才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合体,实现“组织共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家乡和在外人才之间有了稳固的‘连心桥’,我们举办推介会、恳谈会、投资环境说明会等活动,覆盖的人群也更加广泛,效果也更加明显。”市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前期精心准备、设计开发,今年3月,集人力资源信息采集、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发布、“双招双引”政策宣传、企业和人才业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在我市正式上线。平台致力于为返乡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极大地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

  据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建立了人力资源供给库、创新创业人才库、企业用工需求库、稳岗就业政策库“四库”,并搭建了就业创业云服务、人才业务线上办理“两个子平台”。“平台上线以来,已精准采集、动态更新人力资源数据363万条,摸清了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底数,掌握了回乡创业人员意向,将六安籍在外创业近10万人、技能型人才59万人、在外从事管理型人才3万人纳入平台重点跟踪服务范围,后期可根据意愿及时提供‘双招双引’政策咨询和兑现、本地就业岗位推荐、创业政策扶持等‘一站式’精细化服务。”

  服务平台有了,如何使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项目尽快落地达效,人社部门把着力点放在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和提升上。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返乡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等园区建设力度,构建特色园、提升园、园中园等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相互接续的创业全平台支持链条。同时,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模式,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与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建,盘活现有园区,挖掘闲置设施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返乡入乡创业园服务功能。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获批的16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1个青年创业园入驻项目达到630个,实现年产值7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4000人。

  六安屹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密涂布功能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由我市舒城籍的滕超博士与4名同乡创办。作为返乡“鸿雁”,滕超和他的企业一路享受了诸多政策红利和便利化服务。家乡的良好营商环境让他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2022年,滕超又追加5亿元投资,并定下了5年内在家乡上市的发展目标。

  “雁”归桑梓,要使他们留得住、干得好,必须有暖巢。为此,市人社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创优环境、做优服务,努力做到“回归有政策、创业有引导、发展有扶持”。编印“双招双引”要素手册,对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细致梳理,并简化项目审批等业务的流程手续,打造项目引进、入驻的快捷通道;出台人才新政15条和《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等政策,在立项、土地使用以及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返乡创业人员纾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我市着力营造鼓励返乡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注重培养和宣传返乡创业典型,以典型培育放大返乡创业的“雁阵效应”。目前,我市连续五届表彰“创业之星”100名和返乡创业优秀项目、创业团队30个;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就业人才,还将其纳入市政府特殊津贴、六安创新英才、皖西杰出工匠、六安市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选拔培养范围。除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外,我市进一步加强政治吸纳,针对***实施了“能人进班子”计划。

  裕安区的吴振兵2015年回乡创办了六安煜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环友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原相传达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年产值超过3亿元,他本人先后荣获金安区突出贡献企业、优秀返乡创业项目和创业之星等荣誉奖项。“如今的家乡是一块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热土,回乡创业,我的选择没有错!”吴振兵动情地说。(杨德生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储勇)

  安徽省54名技能高手六安“论剑”

  六安市一社区为文明养犬户颁发奖状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家乡筑“暖巢”引得“群雁”归” 的相关文章

安徽省六安市政协建言返乡创业工作营造“愿回来想创业”的返乡创业氛围

安徽省六安市政协建言返乡创业工作营造“愿回来想创业”的返乡创业氛围

  目前还没有统一推进返乡创业的专职机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有重叠、任务分配不明确,导致责任压得不实,配合得不紧,没有形成强大合力。   本报讯6月5日,经过两个月的调研、...

致全市外出返乡人员一封信

致全市外出返乡人员一封信

  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六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谨以此信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过去的一年,你们带着亲人的嘱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开故土在外努力拼搏,...

舒城:这个企业被点名表扬!

舒城:这个企业被点名表扬!

  【按】6月份,我市出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返乡创业工作会议,推动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各地认真贯彻文件和会议精神,按照“政府搭建平台、...

六安市2025年元旦春节“惠民菜篮子”又要来了

六安市2025年元旦春节“惠民菜篮子”又要来了

  12月16日,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惠民菜篮子’运行的通知”。   元旦运行时间: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月3日(共1...

六安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效斐然

六安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效斐然

  您当前的位置 :六安三农民生要闻   中安在线 来源:皖西日报 作者:聂焱 记者 谢菊莲 编辑:郭妍   近年来,六安市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