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升温促皖北提速
紧握“结对之手”,加快皖北振兴。《安徽省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2023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日前印发。
翻开今年的《工作计划》,是一张张内容明晰的表格,“实”是蕞显著特点。目标、任务、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各季度的任务,一目了然。
今年,安徽省将加强省级统筹和协调服务,在园区共建和产业合作、项目与资本高效对接等方面与沪苏浙加强合作,打造重点领域省际合作示范,拓展多层级多领域创新合作,让结对合作帮扶结出更多发展“果实”。
推动结对合作园区全部挂牌,各园区落地标志性项目
园区共建和产业合作,是结对合作帮扶的重点事项,也是《工作计划》的头部大项任务。去年以来,多个皖北城市与沪苏浙的对口市(区)开展产业合作,其中不乏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去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上,蚌埠与宁波签订《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方案》,这成为皖北八市中首个获省政府批复的皖北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
依托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双方将采用“管委会+公司平台”运营模式,共建甬蚌产业合作园区。
在省际园区合作上,双方还签订了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共建框架协议,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推进与宁波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作。
共建省际产业园,搭建了一体化发展的“大舞台”,但两地毕竟属不同行政区域,体制机制的“堵点”怎么畅通?共建公司,成为高效协作的好办法。
就在不久前,安徽省甬蚌合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正进一步走深走实。
“舞台”已搭建,需要更多“主角”加入,招商引资就成为合作园区加快发展的关键。去年以来,蚌埠市设立驻宁波招商引资联络处,成立产业链推进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产业招商目标企业库,锁定宁波市关联企业上下游供应商,持续跟踪重点在谈项目。去年,共签约落地煜晟汽车零部件、芯速联、融光纳米等宁波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21.6亿元。
更多的跨省合作平台将搭建,一体化发展升温加速。
今年,安徽省将推动结对合作园区全部挂牌成立并实体化运营,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
为推动皖北城市加快融入沪苏浙城市产业链供应链,安徽省今年还将组织开展多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对接活动,培育6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推动皖北城市加强与沪苏浙城市数字经济合作。
皖北加快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助力。今年,更多的金融“活水”将流向皖北。据了解,安徽省将推动在皖全国性银行与沪苏浙分行开展联合授信,加大对皖北城市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沪苏浙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分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大对皖北城市金融支持力度。
除此之外,还将鼓励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省国资委“6+1”基金各母基金对接皖北城市,并在皖北地区设立子基金,推动与结对城市开展基金合作,支持结对合作帮扶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干部人才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引进高水平专家来皖北坐诊
人才交流、医院共建、教育培训、农业合作……一项项事关经济民生的重点事项,成为今年结对合作帮扶的重点。
“与蕞优者对标、与蕞强者比拼、与蕞快者赛跑,闵行干部昂扬向上、勇超先锋的精神状态令人振奋、值得学习。”淮南市潘集区政协主席董善积感触颇深。
去年10月18日,淮南市第三批选派的14名同志奔赴上海市闵行区,开展为期半年的跟班学习,这次对标先进的看齐之行、学习先进的研学之行令淮南的干部们深受触动。
今后,这样的交流学习将更加频繁。今年,安徽省将完善皖北城市与沪苏浙结对城市互派干部挂职交流机制,组织皖北八市选派干部人才赴沪苏浙企业和产业园区跟班学习、实践锻炼。
不出省就能享受到沪苏浙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这是不少群众的期盼。在皖北的本地医院,未来可能有沪苏浙的专家坐诊,当地医院的医疗条件也会不断改善提升。
今年,皖北地区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多方面与沪苏浙城市深入合作,引进一批高水平专家定期来皖坐诊、查房及指导科研教学,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到沪苏浙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
在教育合作方面,皖北城市将选派一批校长、园长、教师赴帮扶城市交流培训;阜阳技师学院和苏州技师学院、淮北技师学院和徐州技师学院、蚌埠技师学院和宁波技师学院、宿州泗县和杭州技师学院将深化技能人才培训合作,打造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示范样板。
在农业合作领域,将新增40个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支持引进沪苏浙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基地投资建设;在上海挂牌成立安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推动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融入沪苏浙保供体系。
在文旅合作方面,将推动结对城市挖掘皖北优势文旅资源,每对城市打造至少1条精品旅游路线次文旅推介活动。
结对合作将扩展至县区,探索科创产业融合平台
今年,结对合作帮扶将涉及更多新的领域、更大更广的范围,创新合作的“链条”将不断延伸拓展。
比如杭州与宿州的结对合作,已延伸到县区,两市率先建立行政区县结对合作机制,明确杭州市8个城区与宿州市8个县区、市管园区建立结对关系。从市对市,到县对县、区对区,基层的全面“牵手”,让结对合作持续走深走实。
今年,结对合作的热度将继续升温。《工作计划》明确,鼓励结对城市所辖县、区、开发区结对合作,推动宿州市8个县(区、开发区)与杭州市辖区“一对一”合作形成显著成果和制度创新经验,支持苏州、阜阳等结对城市下辖区域板块开展“一对一”合作。
携手开放的步伐加速迈进。今年,安徽省将组织开展“沪苏浙外资企业皖北行”活动,促进外商交流和项目对接;支持皖北城市依托“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实现海外仓信息资源共用共享;加快促进蚌埠自贸片区与宁波自贸片区联动发展,协调支持蚌埠申建综合保税区,推进跨境贸易一体化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科创合作新模式或在皖北地区开花结果。今年,安徽省将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辐射链接六安市,探索打造科创产业融合平台。(记者 王弘毅)
怀宁:深化结对共建 引领基层治理
深圳与赣州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出炉
皖北与沪苏浙城市“结对之手”握得更紧
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大手拉小手”党员结对帮扶展风采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举行向结对帮扶老旧小区捐赠迎门仪式
“党建引领、政银共建”主题党支部结对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王毅:澜湄合作打造区域合作“金色样板”
依安:文明实践促发展 结对共建创品牌
安徽省六安市与上海市开展结对合作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签订共建协议 落实结对帮扶
淮南市田家庵区:信访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安徽芜湖:出门就有景 幸福看得见
了不起的创业兵|方继凡:片片茶叶,托起…
一场比拼“美”的长三角技能竞赛在合肥举行
东至县“皖赣边界特色小镇”:“指尖技艺…
安徽肥西: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安徽2023年体育中考调整:长跑由必考…
全国人大代表杨广奇:投身家乡建设 当好…
安徽庐江:“无中生有”,机器人产业正式…
安庆宜秀区: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