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三元镇: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今年以来,叶集区三元镇坚持“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围绕“一心、两业、三区、四片、五园”的发展布局,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实现乡村治理闭环管理走新路、开新局。
以产业兴旺为基石,让农业兴起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四林村、王店村实现整村流转,全镇累计流转土地近5万亩。全年粮食种植总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突破 6万吨。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提升优质农业品牌。全面推进“138+N”工程和“6969”工程提质增效,利用衔接资金建成麻黄鸡养殖大棚38栋、吊瓜种植基地360亩、果蔬种植面积2000亩、高标准育苗大棚2500平方,实现新增麻黄鸡出栏60万羽,吊瓜7.2万斤,全镇稻虾种养面积突破2.8万亩,实现产值2100万元。围绕乡村旅游先后举办稻田音乐节、农旅嘉年华、百辆房车穿越叶集蕞美1号公路等各类旅游推广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3.8万人,综合旅游收入达500余万元。
以治理有效为核心,让农村好起来。领会“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宗旨内涵,创新设立“书记热线”,上门定制“便民服务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搭建党组织书记、党员、群众沟通交流“绿色通道”,将书记、网格长(员)的联系方式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有事”“没事”找书记成为一种“习惯”。优化基层网格体系,将乡村振兴、综治维稳、信访调解、人居环境等多个网格整合于一体,针对村社10个党组织45个党小组划分“责任片”,建立“1+N”的组织模式,将党建引领贯彻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精挑细选72名专职网格员,配备专职工作笔记,以“日记”形式记录“乡里乡亲”“家长里短”,在群众身边收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集体经济发展意见、就业创业基本意向等,将群众所“盼”转变为书记所“干”,精准推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真正实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基层治理的“善治水平”。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让农民富起来。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种类和覆盖面,为农民农业生产解决后顾之忧,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拓宽群众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三变”质量,通过三元镇电商孵化基地将各村特色农产品集中“打包”对外线上销售,全年累计销售农副产品约750万元,带动3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创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加快构建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产业为平台、企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一社三会+N公司”新途径,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益基金,按照集体经济股份对农民群众进行分红,今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现金分红86余万元,村民期盼更好更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心愿进一步增强。(臧磊)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