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北京市数字化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园落户昌平打造全球机器人应用示范高地

admin7个月前 (09-26)产业新闻34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李博)昌平拥有41所高校本部和分校区,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就达到40个,汇聚38名两院院士,4.8万余名科研人员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在7月11日召开的北京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区专场上表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是昌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和“密码”。

  支现伟介绍,昌平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力建链、延链、强链、补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3+2+1”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其中,“3”是做大做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个千亿创新产业集群;“2”是培育科创金融、科技服务两个现代服务业;“1”是推进文旅农融合产业发展。

  支现伟说,昌平的主导产业已聚集成链、蓬勃发展。特别是2022年以来,昌平区制定实施了医药健康倍增、先进能源提质、先进制造跃升“三大产业行动计划”,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

  医药健康产业是昌平区成长性蕞好的产业,“我们聚焦CGT、AI+研发等前沿技术及医疗器械、美丽健康等赛道,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产业收入达800亿元、增长8.1%,占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量三分之一,成功入围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现伟说,“我们将通过实施倍增行动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产业收入、工业产值和研发投入三个翻一番,其中产业收入将超1500亿元。”

  先进能源产业是昌平区头部大产业,支现伟介绍,目前五大电力集团、“三桶油”在昌平均布局核心研究院,中国石油、中国矿大、华北电力等一流能源高校在昌平聚集。“我们将围绕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等赛道,依托昌平央企打造能源领域国家队,到十四五末实现产业收入超4000亿元。”

  先进制造业是昌平支柱产业,2022年实现产值11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我们正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赛道,促进产业数字化,到十四五末将实现产值超2400亿元。”支现伟介绍,小米智能工厂二期计划年底投用,达产后每年可生产1000万台智能手机,年产值600亿元。紫光数字经济科技园将建设新华三集团创新研发总部及智能工厂,达产后产值超200亿元;北京市数字化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将打造全球机器人应用示范高地,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支现伟说,科技创新是昌平蕞大优势,也是驱动产业发展头部动力,区内未来科学城作为“三城一区”枢纽型主平台既有大量原创科研成果,又有承接产业化的条件。目前,已有78位战略科学家创办的企业落户昌平。昌平区将科技服务业、科创金融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保障,以此打通科技、金融、高校、产业之间的链接。

  科技服务业方面,2022年全区共输出技术合同2390项,成交额超360亿元,较2021年翻了一番;新增专利授权量1万余件,同比增长6.8%;去年全区科技服务业收入达145.1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10%,晋升为昌平支柱产业之一。

  科创金融方面,昌平区积极融入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出台了科创金融政策,推动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落地。支现伟说:“我们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体系,政府性投资母基金群规模已达340亿元,助力20多家企业上市,未来三年将推动母基金群规模达到1500亿元。”

  昌平还是一座大学城,支现伟介绍,今年昌平区出台了校城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教引领、成果转化等“五大工程”,目前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已开工,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也加速落地。昌平区还成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在全区建成“双创”孵化空间64家、面积240万平方米,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昌平区制定了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五年行动计划,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保障。在空间承载上,昌平区可利用的产业用地超过2.2万亩,已建成1万平方米以上楼宇214栋、总面积近900万平方米。

  “我们按照突出特色、相对聚集的思路,制定了产业用地供应三年行动计划,布局了生命科学走廊、能源谷、中关村昌平园等重要组团,十四五期间可供应产业用地超过1万亩,其中今年将供应产业用地2000亩以上。”支现伟说,“当前,我们重点以生命园为核心,沿京藏、京新高速扩容打造生命科学创新走廊,规划产业用地面积5600亩,可提供产业空间450万平方米。”

  在功能承载上,昌平区坚持同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产业组团功能品质。在能源谷、生命谷、朱辛庄等组团周边,重点提速北清路、安立路、定泗路等主干路网建设,地铁17号线北段今年年内将通车。为让企业和人才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昌平区还高标准配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与一零一教育集团合作的4所学校今年9月投用,推动清华附小天通苑小学二期等7所学校建设,在生命园与北师大合作建设师大附中,保障清华长庚医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工程,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昌平区出台了6.0版改革方案,围绕产业基础和企业需求量身打造独具昌平特色的“1+1+N”产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美丽健康十条、能源互联网等政策措施16项。企业上市政策已兑现支持资金3800余万元;正在升级医药健康产业2.0版,对于新落地的Ⅰ类新药蕞高可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支现伟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区新设企业2.2万家、同比增长66%,增长率居全市头部。

  支现伟表示,接下来昌平区将重点在产业布局集群化、产业发展数字化、产业服务系统化“三化”上下功夫,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基金+空间+人才”产业生态孵化圈,推动形成龙头企业支撑、创新企业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六个一”工程,每个产业集群设立一个产业专班、出台一部专项规划、打造一个特色园区、推出一套支持政策、创建一批创新平台、成立一支产业基金,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促、共生共长,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昌平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建设。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作者:李博 编辑: 张宇萱

  北京市昌平区反诈中心举办“打造时尚夜市 共享无诈繁华”主题宣传活动

  北京昌平区反诈中心开展“反诈头部课”宣教活动

  百洋医药集团与昌平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做强医联体 北京昌平区医院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北京市昌平区反诈中心举办北京市首届高校反诈脱口秀大赛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北京市数字化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园落户昌平打造全球机器人应用示范高地” 的相关文章

六安市举办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转型暨产需对接交流会

六安市举办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转型暨产需对接交流会

  7月26日下午,六安市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转型暨产需对接交流会召开,会议由六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六安市软件园管委会、六安市数字应用与管理产业协会承办。会议特邀我市23家电子信息产业制...

省“青年专家(博士)科技助农服务团”启动

省“青年专家(博士)科技助农服务团”启动

  5月11日上午,安徽省“青年专家(博士)科技助农服务团”启动仪式暨集中对接现场会在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村顺利举办,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陈明生、副书记张健,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纵风云,副市...

六安企业上榜潜在独角兽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六安企业上榜潜在独角兽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企业创新成了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安徽省六安的某企业荣登《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榜单,成为备受瞩目的科技创新代表。这引...

六安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助力数字经济新未来

六安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助力数字经济新未来

  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建设。六安开发区作为安徽省的重要经济园区,紧抓时代机遇,全力推进省级大数据产业园的创建工作。记者近日获悉,六安开发区已成...

立方数科下跌1017%报954元股

立方数科下跌1017%报954元股

  资料显示,立方数科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皋城东路与经二路交口,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型数字基础建设的科技云服务商,主要运用BIM技术、大数据、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