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徽商银行“园区贷”入选“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
2023年9月19日,“合普惠新金融——2023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讨暨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圆满召开。发布会同时揭晓了“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入围名单,并就将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锦(2023)》进行了预发布。“园区贷”入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产品与服务创新案例。
自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实现了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今年4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金融研究院再度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以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单位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征集”活动。
本次征集活动共获得530家单位的761个案例,主要来自各地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银行、理财子、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数家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本次案例评选经案例征集、参评资格初审、网络投票、各协会复审推荐和专家评委线个参评案例脱颖而出,入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名单。
作为安徽省服务小微企业的地方,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积极对接园区管委会和担保公司,建立联动体系,坚持下沉服务,以园区为载体,创新推出“园区贷”业务,同时不断提高“园区贷”业务覆盖面,积极响应园区企业全方位融资需求。
截至目前,已与127家园区建立合作关系,贷款余额54亿元,服务企业1355户,有效缓解了园区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创新风险分担模式,畅通园区企业融资渠道
徽商“园区贷”创新推出“园区+银行+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合作模式,由园区、银行、担保公司按照约定比例分别承担风险责任。该模式强调园区政府指导性、突出银行审慎性、发挥担保优势性,政府变风险分担为主动决策,由园区牵头设立风险资金池,筛选“企业白名单”,徽商银行开展批量授信,担保公司实现见贷即保,有效提升了对普惠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打通了金融服务“蕞后一公里”。
全流程线上化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发展需求
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为目标,徽商银行聚焦客户需求,以专业性引领业务发展,在业务办理时优先使用线上产品进行营销对接,业务申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后监控、及时预警等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强力防范金融风险,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授信,客户可实现一周内提款。“园区贷”无需客户提供抵质押等担保措施,额度期限可长达三年,更好匹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综合融资成本大幅降低,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发展需求。
安徽亿晶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玻璃制品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六安金寨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22年4月,受疫情等影响,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应收账款增多,急需流动资金周转,但又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
徽商银行六安金寨支行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支行行长头部时间带队上门,了解企业困难,并积极对接当地产业园区,通过“园区贷”产品,为企业发放了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从资料收集到贷款投放,只用了一周时间,极大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获得了当地政府与企业的一致好评。
徽商银行园区贷通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向园区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等融资服务,坚守“徽商高度”、传递“徽商温度”、发挥“徽商速度”,助力更多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