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这个村曾有一座工厂百天生产万支冲锋***……
安徽隐秘的大别山中,废弃的三线军工厂,百天生产万支冲锋***
三线年,短短十五年间的一段历史往事。几百万三线人离开城市走进大山之中,在绝境之地建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在安徽大别山中,也有着许多三线军工厂,随着“三线建设”的解封,这些废弃厂房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安徽舒城位于大别山东麓,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非常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山七镇三石村境内有一座废弃的工厂,这便是原国营江淮机械厂的旧址。国营江淮机械厂,代号“9336厂”,是一家专门生产63式7.62毫米全自动步***和56式7.62毫米冲锋***的军工企业。
1965年10月,常州机床厂联合19家工厂开始试制生产冲锋***。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1967年,660车间开始从常州向安徽舒城搬迁;1968年,江淮机械厂建成并开始生产。近2000名职工主要来自江苏常州、黑龙江,还有安徽各城市的技工专业军人。
江淮机械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生产,从1970年到1978年,共生产了11万余支63式自动步***,曾创下过100天生产1万支***的记录。当时的一把冲锋***有130多个零部件组成,而各个零件都产自不同的车间,车间都是依山而建,分布在不同的山沟里,不同的零件运到总装车间进行组装。难度可想而知,但职工们加班加点,按时保证地完成任务。
近五六千人的江淮厂就是一座令人羡慕的神秘军工城,这里设施齐全,办公楼、宿舍、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广播站、澡堂等功能完备,以前偏僻冷清的小山村一时间成为山七镇的繁华所在。
进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军品订单的减少,工厂开始走下坡路;1984年,工厂被撤销,搬到了滁州,合并于扬子集团。此后经年,这个偌大的工厂疏于打理,逐渐开始走向破败。曾经热闹一时的工厂,现在到处都是废弃而坍塌的房子;干净整洁的墙壁,早已斑驳不堪;台阶上也已遍布苔藓杂草;热闹喧腾的会场,天花板上掉下的建筑材料撒落一地。
岁月带走了当年的喧哗,留在山沟里的这座三线老厂,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破败不堪。这些被遗忘在大山深处的军工厂,是多少人的青春往事,现如今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江淮机械厂旧址会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保护和利用,成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亮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