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2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关于支持叶集化工园区成为合肥新能源汽车配套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议。针对所提出的建议,我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六安市发出“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奋力建设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的动员令,积极抢抓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风口”,把握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以及合肥中心城区50公里半径范围将形成万亿级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将加快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实现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的市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指挥部,下设招商纵队、容量与挖潜纵队、落地推进纵队“三纵队”,全方位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叶集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叶集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工作专班,把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作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来抓。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印发《六安市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六办发〔2022〕13号),叶集区委托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编制了《安徽六安叶集新能源汽车配套化工产业发展及园区规划(2023-2030年)》,并于2023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会议。三是突出招大引强。六安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出征、靠前指挥,有效拓展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招商和敲门招商的具体路径,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支持叶集化工园区卓越新材料、科瑞达新材料、华福材料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1.68亿元。四是注重宣传推介。叶集经济开发区已与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签订《招商引资宣传合作协议》,定期在《安徽化工信息》杂志和微信公众号上刊登叶集化工园区的招商宣传推介信息。今年,合肥市招商部门已与叶集区招商部门对接,深入了解园区的建设进度、具体规划、主导产业、招商政策等,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五是加强要素保障。新一轮《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中,将叶集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提出重点提升包括叶集化工园区在内的产业空间效益,优化叶集化工园区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合肥新能源汽车配套化工产业基地等主导产业,合理划分产业分区,推动园区滚动发展。加强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叶集区教育局已与皖西学院教务处签定《六安市叶集区教育局皖西学院教务处打造省际毗邻地区教育高地项目合作协议》,皖西学院材料和化工学院将就叶集职业学校化工人才培养及相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筹备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和支持。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吸纳代表的意见建议,积极支持叶集化工园区建设合肥新能源汽车配套化工产业基地。一是聚力双招双引。重点围绕合肥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江淮等整车企业编制专项图谱,全面梳理零部件、供应商、潜在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产业谱系,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加大招引力度,市级整合招商队伍,抽调懂经济、懂招商的干部骨干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纵队,并在合肥设立招商联络处,积极招引优质项目落地。二是深化园区合作。以叶集化工园区与上海碳谷绿湾园区合作为契机,按照“上海总部+六安基地”“上海市场+六安产品”等方式,积极招引上海市智能电动汽车化工配套项目落户六安,不断壮大叶集化工园区新能源汽车配套化工产业规模。
感谢你们对我市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