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链”上合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市委、市政府把合六一体化作为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作为联通长三角、链接沪苏浙的重要平台。通过链接合肥、协同联动,高质量建设合六经济走廊,助力我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
这段时间,位于舒城杭埠工业园的精卓光显二期项目建设工地,投资30个亿,占地面积39万平方的新厂房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周边区域蕞大的触控显示模组生产基地。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办经理林万胜:我们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能保证这个项目今年年底能够交付。
精卓光显是一家从事光学光电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3D盖板玻璃、触控屏、5G智能终端等产品。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市引进的投资超百亿项目,从江西南昌落户到舒城杭埠工业园后,企业新上的2.5D和3D高端产品自动化生产线,开发的曲面及柔性显示盖板,不仅成为省会合肥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供应商, 更带动了舒城杭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的协同发展。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海洋:合肥这几年正在极力打造“芯屏器合”的产业生态。对于我们推进产业链的补链、强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这个项目从去年落户以来,我们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去年我们又营造了30个亿的产值,吸引了3000多人的就业。
现如今,在舒城杭埠工业园,围绕产业协同,链接合肥,已经吸引了英力电子、胜利精密等多家电子信息领域的产业集群,当地政府更是从资金、项目、用工等方面全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六安市舒城经济开发区综合办副主任叶明鑫:坚持东向发展,打造与合肥“芯屏器合”产业进行充分的链接与互动,我们园区总共企业数256家,电子信息类产业在我们园区大概有100多家,截至目前,我们这边产值大约8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能破百亿。
六安与合肥相距不过百里,便利的区位优势让两地在产业链、交通链、科创链、市场链等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按照龙头带动、各扬所长,创新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我市与合肥市共同编制《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共同提出把合六经济走廊作为合肥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打造成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在交通建设上,六安至安庆铁路、合六叶高速公路扩建等一批涉及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实现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上,建立招商图谱、按图索骥,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联合组建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中,来自合肥市项目20个,总投资67.9亿元。与此同时,按照规划六安与合肥在农业、旅游、人才引进、生态保护等领域正全面朝着相互协同,共建共赢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1—8月,合六叶经济走廊801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为61.7%,贡献率为67.3%,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13.3个百分点。
六安市发改委主任戴立文: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建立链长制,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协同贯通,打造产业生态圈,为发展赋能。力争到“十四五末”,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2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3个产值超500亿元产业,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来源:六安广电融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徽六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